我们经常说在语文的学习当中,学生有三怕,其中的头怕就是文言文,可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,有一位澳门的小作家,对于历史文言文不仅不感到厌烦,反而刻苦专研,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李易诺并非是像很多人想象得,从小就受到熏陶,家里面有人为其言传身教传统故事,她真正开始解除文言文时,是12岁的时候,正是年轻人内心敏感的时刻,她觉得自己内心的种子要在此刻开花绽放,可要开什么样子的花呢?在这时候,李易诺接触到了历史,她开始读一些史书文言文,许多人会认为史书会是枯燥的,而在李易诺年纪相同的同龄人眼中,这更算是无聊至极,不过就像李易诺对自己和书中人物的不同评价,李易诺爽利地认为自己过去的生活平静,没有修饰,是有些坎坷,却又普通平凡的日子,不过对于书中的历史人物,她认为“他们都有属于他们的故事,包括在史书以外的,轨迹以外的,鲜活的人生。生平或明朗又或悲怆,喜怒哀乐都融入其中,像是我所经历的倒影。”也许这正是李易诺对文言文感兴趣的原因吧,她也许是感受到了我们经常说的“以史为镜”,同样的李易诺把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去与文言文中的历史去对照,来悟出自己的想法。
《若·言:李易诺作品集》中就选取了《新安杀降》、《官渡之战 》、《永嘉之乱 》
、《新安杀降》、《凤止阿房》五篇经典的历史文献,并且李易诺将其进行了英文翻译,希望读者能好好阅读,获取与作者同样的收获和对照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