咪咪流浪记动画片下载 对于市场短期交易性的波动,大家真心可以看淡一些,用积极心态积攒筹码,静待突破。 上周五上证指数虽然来了个大跌1.95%,但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还是有6.86%的,可能还是比不少基民朋友的持仓收益要好看点。(数据来自wind,截至2023/4/21)很多朋友会问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基金怎么就不能一直跟着指数一起涨呢? 为什么基金不能一直跟着指数一起涨?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震荡,上证指数终于触及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反弹新高,向3400点发起了进攻。 虽然指数终于突破了一个前期新高,但是对很多投资者来说,似乎没有太大的感觉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主要就是因为这一轮指数的上涨,分化实在太严重,对应到大家的账户表现也是各有千秋。 大盘指数可以作为市场整体走势的表征,但并不能反映微观结构上的表现。比如在某些交易日,大盘可能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,指数上涨但大部分个股都出现下跌,导致指数出现“失真”情况。 近期的行情,就是很典型的剧情。虽然指数上涨,然而从行业上来看却是“冰火两重天”。前期科技行业大涨,而前期表现强势的锂电等个股出现大幅调整,市场分化极为严重,也就导致大盘指数并不能反映出多数市场参与者的真实表现情况。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: 3月1日迄今,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,只有6个行业的涨幅跑赢了上证指数,基本被TMT和中特估给包圆了。 数据来源:wind,2023/3/1-2023/4/18 和上证指数(+3.47%)相比,同期涨幅超越了指数的6个一级行业,分别是TMT方向的传媒、通信、计算机、电子,以及“中特估”方向的建筑装饰和石油石化。 行业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,表现最好的传媒(+26.07%)和表现最差的化工制造(-8.69%),收益高达34.76个百分点,实实在在的冰火两重天。 对应到基金上,这同样也就带来了基金业绩的分化,不同基金之间表现差异很大。 所以,在大盘指数温和上涨的背后,大家可能会觉得,赚钱的难度怎么还更大了,账户飘红的天数也不多。 这一年多来,大家在投资中听到最多的几个词,可能就是“结构性行情”、“行业轮动”等等。市场风格往往几天就发生一次切换,甚至有时在日内就会出现数次反转。 这背后的成因比较多样,长期的宏观经济周期、中长期的产业周期、短期的库存周期、甚至是突发事件带来的情绪影响,等等。 就像上周二,消费板块开始冲了,大概是当天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赋予了力量;而前段时间表现亮眼的运营商、传媒、半导体反倒有点熄火了。 所以,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,对应到自己的投资账户和后续的操作上,还是需要谨记:风格时时刻刻都在变化,只要投资逻辑还在,就会有各自亮眼的时候。 (文章来源:中欧基金)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