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癜风不能吃什么 记者丨覃毅编辑丨鄢子为 赛力斯遭到当头一棒。 5月5日,这家车企的公告显示,4月,新能源车销售6917辆,同比下跌19%。其中赛力斯汽车(问界)的销量仅有2953辆。 今年1-3月,问界销量一路下跌,分别为4475辆、3505辆和3679辆。前四个月的销量合起来,不足1.5万辆。 问界(AITO)是赛力斯和华为合作推出的品牌,头戴大厂光环,深受资本关注。 “台柱子”销量不振,赛力斯股价萎靡,今年至今,跌去三成,目前市值421亿元。 天眼查网站显示,赛力斯实际控制人张兴海,持有14%公司股份。据此计算,年初至今,他的财富蒸发25亿元。 销量下滑 结盟华为、力推公司更名……赛力斯创始人张兴海已经60岁,本已卸任公司一把手,但在过去一年,频频从幕后走向台前。 话题热度最高的一次,是他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,为问界M7发布站台。 今年春节,张兴海牵头组建了一支车队,针对自家问界系列与其他高端品牌车,进行了一段长达2200公里的川藏路线测试。 显然,张兴海的多次露面,均带着KPI,是为了卖车。 事与愿违,赛力斯的销量接连下滑。 2023年1月,特斯拉大幅降价。问界很快跟进。赛力斯推出一项优惠活动,问界部分车型降价2.88万元。 遗憾的是,降价没能提振销量。 问界的销量巅峰出现在去年10月,此后数月一蹶不振。 今年1月,问界只卖了4475辆,销量腰斩。 2月,新能源汽车行业回暖,问界的销量却下滑至3505辆,回到一年前的起步状态。 3月,问界改姓“HUAWEI”,销量也没有反弹。 当月底,任正非再次签署5年期效的“不造车”公告。一夜之间,余承东下令,拆除在问界前加的“HUAWEI”字样品牌标识。 4月,赛力斯又姓“赛”了,销量只有2953辆。 “赛力斯要想提升销量,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:产品服务差异化或性价比。特斯拉是先做产品差异化,再推高性价比。”资深行业分析师梅松林表示,如果想要同时做到产品差异化和高性价比,难度极大。 赛力斯的市场策略,存在问题。 “赛力斯打造的是高端智慧汽车,以‘智慧’和‘豪华’为品牌定调。”官方给出如此界定。放眼新能源汽车市场,这样的定位并不突出。 盈利难题 问界累计交付9万多台,不到10万台,赛力斯的盈利压力增加。 2022年,是赛力斯与华为合作推出问界品牌后的第一个完整经营年份。 收入翻倍增长,2022年营收341亿元,同比增长104%;亏损也在扩大,扣非净亏损达43亿元。 今年一季度,赛力斯的经营情况亦艰难,扣非净亏损达9.2亿元。 业界分析称,赛力斯与华为合作,采取智选模式,使用华为操作系统以及线下门店渠道。换句话说,赛力斯要付给华为信息系统费和线下经销费用。 销量增长,赛力斯的销售费用走高。 2022年,公司销售费用达48.19亿元,同比增长276.6%。 赛力斯在年报里写道:“2022年是公司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投放市场的第一年,渠道建设和市场推广投入较大,销售费用增加较大。” 留给张兴海的时间不多了。 公司现金流持续恶化,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,缺口达11.7亿元。 一季度继续亏损,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−21.68亿元。 去年股东大会上,张兴海公开回应,争取在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。 另寻出路 “现实中1+1>2的案例很少,华为和赛力斯的合作,算是一个。”梅松林向《21CBR》记者表示,借力华为获得极高关注度后,赛力斯将会走出一条从量变到质变的市场曲线。 问题在于,量变这一步走得艰难。 4月17日,问界M5智驾版上市。 这款车型使用华为最新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,可在高速和部分城市实现辅助驾驶。截至发稿,其预定量仅334台。 问界销量不振,赛力斯整车产品线里还有瑞驰电动商用车、风光SUV及MPV等。其子公司东风小康,也有自己的产品。 赛力斯并未单独公布这些产品的具体销量。数据显示,这些中低端车型有其市场。比如瑞驰在物流车领域,与吉利、东风并列前三。 近期,东风小康系列车型开始大降价促销。不过燃油车型的毛利率低,仅有3.58%,想借此扭亏为盈比较艰难。 3月30日,赛力斯发布自有新品牌“蓝电”,张兴海有了自己的“亲儿子”。 首款车型蓝电E5售价14万—15万元,采用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,仅智能座舱使用华为HiCar。赛力斯暂未公布蓝电销量数据。 一位博主去重庆出差,发现一家问界线下店铺换成了“蓝电”的招牌。 主力车型销量下滑,燃油车不赚钱,新品牌尚未成势,张兴海还得继续寻找新增长点。 (实习生魏静哲对本文亦有贡献)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