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夏日生活打卡季#关键词:婚姻的意义? 今天的案例来自《第47期使命心理学网络课》 问:我的问题相对会宽泛一些,我想问:婚姻对于老师来说意味着什么? 更进一步说,子女对老师来说意味着什么? 我也没有描述特别多我个人的情况,因为这个问题的产生和我平常的思维习惯有关系。 冷爱回复: 女主的提问方式里,有两点是值得觉察的: 1)焦点的转移。 “对老师来说婚姻意味着什么?子女意味着什么?”——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焦点的转移,即把自己的议题转移到其他人身上。 2)问题的覆盖。 女主原本有一个很具象的议题。但她把这个议题覆盖成了婚姻的意义是什么?子女的意义是什么? 这,其实已经覆盖了原来真正的议题。 我讲的这两个觉察不是要指出女主什么,而是想说:我们每个人都要带着觉知去看待自己生命的成长旅程。 面对真相,是需要一点勇气的,女主可以慢慢来。 以下是冷爱和女主的现场对话: 冷爱:当你提到婚姻的时候,首先想起的第一个人是谁? 女主:我老公。 冷爱: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一下你和你先生的关系,你会选哪三个词汇? 女主:健康、互助、引导。 冷爱:他引导你什么? 女主:互相引导,但他对我的引导会更多一些,他启发我去发现自己,引导我去追求对我自己发展更有利的事情。 冷爱:你对他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? 女主:我几乎对他没有不满意的地方。 冷爱:所以,你的意思这是一段让你感觉到非常满意的关系? 女主:是的。 冷爱:这段关系对你的意义是什么? 女主:在我的人生旅程当中一直有人陪伴我,让我可以不停得到滋养的一段关系。 冷爱:他对你有不满意的地方吗? 女主:有,他觉得我不够那么爱他。 冷爱:可你阐述说你对他很满意,对这个关系很满意。按理来说,如果我们对一个人、一段关系很满意,我们一定会做出一些努力。 女主:我从婚姻当中获得的肯定比他更多,但是我希望能够把它变得更平衡,我也能够给予他更多。 所以,我的一个问题就是婚姻意味着什么?我希望能够找到他需要的。 冷爱:所以,你跟你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。不平衡的点在于你们俩都觉得你得到的更多?有什么是他认为你应该给予的,而你没有给予? 女主:应该更加无私地去爱他、支持他。 冷爱:更无私的支持、更无私的爱,你现在给不了吗? 女主:因为我的天性做不到那么无私,所以我在学习。 冷爱:能具体说一下对你们来说什么叫无私吗? 女主:举一个例子,如果说他对我的爱是很无私的,他爱我身上的一切,包容我的一切,那么我可能会有一些条件。 也就是说,他很健康时,我会很爱他,但他如果没有那么健康、老了之后我还能不能继续爱他?我希望继续爱他。 冷爱:你是想说,你似乎无法给出一个长期的承诺,即不管对方生老病死、处在什么状态,都能对他保持好的状态? 女主:是的,可以这么总结。 冷爱:那他有什么样的动力,停留在一个这样不平衡的关系里呢? 女主:从比较光明的一面想,我觉得我老公天生是一个非常善良并且大度的男人,他能接受的一种不平衡的程度会比较高一些。即使我没有达到他的预期,但他因为爱我,依然会愿意停留在这里。 从稍微阴暗的方向来看,对于我丈夫来说,婚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价值交换,他从婚姻中获得的价值与付出在他看来是平衡的,所以他依然停留在这个关系上。 冷爱:你们有孩子吗? 女主:没有。 冷爱:你们有要孩子的计划吗? 女主:有。 冷爱:那是什么在阻挡你们要这个孩子? 女主:我们结婚不久,所以也在备孕当中。 冷爱:你对要孩子有什么顾虑吗? 女主:没有特别大的顾虑,会让我不做这个决定。 之所以会问起子女的意义,是因为可能预见到子女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,有好的影响,也有不好的影响。 那么,在这个不好的影响发生时,该怎么应付他们的意义和价值,让我自己能做到更好的调试? 经过上述互动,我有三个方面想跟女主分享: 第一,面具。 女主是一个理解力很强的人。在这个案例里,我脑子里浮现出一种画面: 我感觉我是一个骨科医生,女主来跟我说感觉自己最近腿脚不太灵便。 我说:“你这个腿有点硬。” 女主说:“对,有点硬。” 我说:“你这个腿怎么四四方方的?” 女主说:“是的。” 然后我们大概检查了15分钟,一看原来女主带来的是一个桌子腿。 就好比上述,我们现在还在聊桌子的腿,桌子的腿确实挺硬也挺直,但桌子的腿跟女主的腿之间是有区别的。 从这,我能感受到女主具备强大的防御能力和顾虑。 在我们的场域中,我们称之为面具。 每个人都有好几种面具,例如妻子、女儿、朋友、学生、老师等,每个人至少需要戴六七副面具才能过好这一生。 人在出门的时候会戴上面具,但在寻找真相时,我们需要摘下面具。 有时候面具长在脸上,摘下有些难。女主可能需要三五次连接,才能把面具逐渐摘下来。 女主是一个头脑非常强大的人,同时也很聪明。 下次再连接的时候,女主应该真正伸出自己的腿,而不是悄悄地在裤脚下面藏一个桌子的腿。 第二,对错。 女主的人生一直在面对是非选择题,总是在谈论对错。 比如,孩子有好的一面、有不好的一面,该如何应对这些不好的一面? 老公有一个光明面,也有一个阴暗面,该如何面对阴暗面? 实际上,女主一直生活在二元对立的环境中,这种对错、好坏、光明黑暗之间的关系一定会产生分裂和痛苦。 这是老天的安排,让女主来到这里。我们的【使命心理学网络课】是一个连接源头的场域。在源头层面,没有对错、没有好坏。 就像有一首诗所说的:“在对与错的观念之外,还有一个所在。我会在那里与你相遇。” 女主的许多状态就处于对与错之间,女主需要升维、在更高维度上感受这个问题。 女主与我们的连接,是一个新的开始,是一个启动。 第三,自动化反应。 我再给女主一个支持:我在和女主互动时,发现女主经常马上说“好的,谢谢老师”。 这其实是一个没有经过觉察的自动化反应。这是女主彬彬有礼的自动化反应。很多人,都有未经觉察的自动化礼貌反应。 当然,我们需要对人有礼貌,但是自动化的礼貌和走心的礼貌,是不一样的。 女主可以慢慢来,不着急很快地表达感谢。但你沉默时,会意识到自己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反应。 再比如,女生上述的焦点转移和问题覆盖,也很可能是女主自动化的反应,是女主一种自动化的防御行为。 那么,怎么减少这些自动化反应呢? 女主可以从自我观察开始做,观察并记录自己的所有反应,即观察:有哪些事情是不经你的觉知就跑出来的? 对女主来说,比起在理智层面思考婚姻和孩子的意义,更落地更重要的是,女主要对自己有所觉知。 因为从本质上来讲:我是一切问题的源头。 比如,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女人嫌弃自己的老公不成器,想要望夫成龙。那么,究竟是谁选了这个老公?她就会说是我妈逼我嫁给了他。 但其实,当我们成年后,没有人能逼你,除非你愿意。 所以,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是什么?就是我们至少有一部分的承认:我对今天的局面有一部分的责任。 如果我们都认为是别人造成了我们的痛苦,我们就会处在受害者的剧情里。 当我们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时,我们能从受害者走向爱的创造者。我们【创爱之旅】也一直希望能够支持大家成为爱的创造者。 从今天起,女主要增加对自己的觉知。也欢迎女主多和我们连接,在连接的过程中,与真实的自己、真实的关系越走越近。 祝福女主。 主创团队|冷爱方赏茜茜 本文的插画,任何网站、报刊、电视台、公司、组织及个人,未经授权,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。 海南人才落户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